皇帝龍袍上繡有十二章紋按照順序是有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龍、華蟲、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這十二章紋。
日、月、星
取其光明照臨,如三光之耀普照天下,皇恩浩蕩。
「日」是紅色裡面有一個三足鳥,也叫太陽鳥,那紅色的圓圈象徵著太陽,它的涵義就是皇權受命於天上,賜萬物與生命。
「月」是白色的圓圈,裡面有一個玉兔在搗月,它象徵著皇權被賜予了陰德,滋潤人間,陰陽平衡。
「星辰」是一個三角形的圖案,也有五角的,通常是三角的,它代表著萬物必須遵循天體的變化,所謂天時地利人和,順應天理,昌明政治。
山
取其鎮重,象徵天子使江山穩固,社稷平安。
穩重的「山」型,代表著皇權的穩重。
龍
取其善變化,象徵人君處事靈活,隨機應變。
「龍」是兩條,一條是升龍,一條是降龍,就是上下相對的兩條龍。它代表應變,它昭示著皇權必須審時度勢,應變自如,順和民意。
華蟲
雉也。表示帝王有文采。
華蟲」這一章紋就是一個錦雞鳥的形像,這個鳥的形像通常代表文采華麗,提倡文制,倡化教育。
宗彝
宗廟之祭器,有帝王不忘祖宗之意。
「宗彝」是兩個動物的形象,一個是像獅子,一個是像猴子,兩個都是獸中之王,一個是園中之王,這兩個動物代表,大智大勇,保護社稷,代表忠孝。
藻
水草。之有文者,取其潔,象徵帝王品行冰清玉潔。
火
取其明,火焰向上,有按上天意願辦事之意。
粉米
聚若米形,取其潔白養人,有重視農桑之意。
「粉米」代表糧食,民以食為天,民眾豐衣足食,有這樣一層涵義。
黼
金斧形,白刃而鞏黑,象征天子臨事能決,處政果斷。
「黼」,黼是一把白色的斧頭,它代表果斷。
黻
兩己相背,謂君臣相濟,背惡向善之意。
「黻」,黻也象個弓字形,兩個相對,一白一黑,代表皇帝必須善惡分明,必須明辨是非。 
影片有圖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8/10/19/n2301963.htm
 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